被放大的声音
老李最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起初是同事们看他的眼神,那种混合着敬畏、羡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突然被升职加薪的幸运儿,又像是在看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老李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每天按部就班地敲代码,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在小区门口的小摊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他开始注意到一些细节。开会时,当他提出一些相对保守的方案时,部门主管的脸上会闪过一丝不耐烦,但紧接着,他的声音会变得异常洪亮,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这个方案不行!格局要大!要大胆创新!我们必须在这次项目里突破自我!谁都不能拖后腿!”
这段话他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是他当时的原话,虽然他说话的时候没这么大声,也没这么慷慨激昂。他甚至还记得自己当时略带腼腆地挠了挠头,小声地说:“我只是觉得这个方案风险有点高……”
更奇怪的是,当他在茶水间闲聊时,随便抱怨了一句“最近加班有点多”,第二天,公司群里就会出现一篇题为《狼性团队,不惧加班!》的鸡汤文,文末还特别强调,“我们要把个人的小抱怨转化为团队前进的强大动力!”这句话的音调和措辞,怎么听都像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只是声音听起来更坚定,更充满热情。
老李感到脊背发凉。他开始悄悄观察。他发现,每次开会时,当他说话时,他面前的麦克风指示灯会微微闪烁,而他的声音,经过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技术处理后,会被放大,被修饰,甚至被赋予了某种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领导力”。
他终于明白,这是一家名为“声波增幅”的公司所研发的最新职场PUA系统——“回声”。这款系统通过分析员工的声音,提取其中的情绪和关键词,然后进行放大和重塑,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特定的效果。
他发现,当他轻声抱怨咖啡太苦时,系统会把他“苦”字进行放大,变成一种“不畏艰苦”的精神象征;当他表示对新项目的担忧时,系统会把他“担忧”转化成“迎接挑战”的豪言壮语。
而他,老李,成了这个系统的实验对象,一个被放大的声音。
老李尝试着反抗。他在会议上故意用极为低沉的声音说:“我...觉得...这个...项目...不行...”声音低沉得像是蚊子哼哼,语速慢得像是慢动作。
结果,他刚说完,系统自动将他的声音转变为一种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仿佛一个睿智的老者在谆谆教诲:“同志们,我深思熟虑后认为,这个项目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稳中求进,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我们要脚踏实地!”
老李绝望了。他发现,自己的声音不再属于自己,它被这套系统控制着,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被用来激励同事加班,掩盖公司内部矛盾的工具。
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尽量不发表任何意见。但即使如此,他偶尔发出的一个简单的“嗯”字,也会被系统放大,变成一种肯定的回应,甚至会被解读成对公司政策的衷心支持。
在一个深夜,当老李独自一人加班时,他偶然发现,公司的服务器里,除了他和其他同事的声音样本外,还有老板的声音样本。
这让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二天,当老板在会议上激情澎湃地讲述公司的“伟大蓝图”时,老李偷偷地启动了自己电脑上的“回声”系统,并将音源切换成了老板的声音样本。
“公司要大发展!”老板的声音慷慨激昂,通过麦克风传递到在场的每一个人耳中。
但接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们不能加班,加班是可耻的,我们要拒绝996!”“我们要涨工资,给员工最好的福利,我要做一个好老板!”“我要把公司账上的钱分给大家,大家一起发财!”
这些话语,正是老李昨天晚上通过“回声”系统,将老板的声音样本重新组合,并进行放大后的结果。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老板,而老板的脸上,则是一片震惊和茫然。
老李在人群中,轻轻地笑了。他知道,他的声音,终于以另一种方式,被放大了。